党的十九大邓州代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!
马上在北京召开的当党的十九大会议上,邓州有一名党代表参加!她就是我市孟楼镇党委书记李爽。 在10月15日晚的央视新闻的“十九大代表开始陆续抵京”栏目中,播出了采访李爽的新闻。
李爽镜头画面:3分20秒
10月15日下午,肩负全省539万名党员、21.6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和重托,带着全省亿万人民的期盼,我省出席党的十九大的69名代表从郑州东站启程赴京。 我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、邓州孟楼镇党委书记李爽,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 。她表示,这次能参加党的十九大,深感使命光荣、责任重大,一定认真履行代表职责,把大会的精神带回去,相信乡亲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。 通过长期调研和探索,孟楼镇实行土地“三权分置”,将5.7万亩土地进行流转,通过规模化经营,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,使农民收入稳步增加。 综合:邓州头条、网络
李爽访谈:把根深深扎在基层 ——访党的十九大代表、孟楼镇党委书记李爽
利落的短发、架着一副银框近视眼镜,条纹衬衫,黑色西裤,脚穿一双平底鞋,说话嗓音略带沙哑却铿锵有力……这就是党的十九大代表、孟楼镇党委书记李爽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。 “我就是一个为老百姓做事的基层工作者,已经把根深深扎在了基层。”李爽说。先后历经四个乡镇、在基层工作27年的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基层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、对事业的热爱、对人民群众的深情。
土地“三权分置”的邓州探索
2016年4月,李爽任孟楼镇党委书记。到任后,她走遍了全镇15个行政村、123个村民小组,调研全镇党建工作,摸底子,找症结,就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孟楼,她进行了一系列基层调研和深度思索。经过长期思考,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,那就是进行以农村土地依法集中流转为突破口的“三权分置”改革,按照“流转—整理—再流转”的模式,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。 她的这一大胆设想在两个月后得到印证。2016年10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下发《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》,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。 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有力支持下,2016年8月,李爽在孟楼镇率先实施“三权分置”改革。面对全镇6151户居民工作量大、任务重的现状,她每天早晚开两道会,砸任务、细分解、抓落实、强督查,集中解决土地流转中的实际问题。面对那些不愿意流转的农户,李爽坚持以村为单位,拿出全村最好的土地集中分给他们,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,赢得了口碑。 在这次土地流转中,针对西竹、兰冲等村基层组织存在的“软散瘫”等问题,李爽分别对其支部书记采取诫免谈话、调整班子等措施予以处理。南孔村党支部书记王国瑞告诉记者:“历史上个别村组干部或村霸多占了耕地,群众意见大,但长期解决不了。现在这些人乖乖交出土地,矛盾消除了,村里有了正气,多了和气。” “别看李书记是个女同志,党性强,干起活来思路清,舍得出力,凝聚力强。”这是记者听到最多的评价。
一心一意为百姓
“我们老俩口种了一辈子地,地是我们的命根,我咋能把地给他们?”该镇军九村现年58岁的农民周俊建,刚开始对土地流转很是抵触。 周俊建全家6口人、10亩地,老俩口照顾孙子孙女,儿子儿媳在外打工。镇里、村里无论怎么做工作,他就是不同意流转自己的土地。 一天,李爽到该村调研,当了解到周俊建的情况后,她决定亲自做他的工作。李爽耐心地给他讲形势、讲政策,并给他算了笔账,“把地包给政府,一亩净挣600元,再不用操心庄稼,儿女也能安心打工了。将来还有额外分红,咋算你都合适。”李书记苦口婆心,虽说周俊建有所犹豫,但是仍不买帐。 李爽回来后,对班子成员说,不是老百姓愿当“钉子户”,而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深入。 此后,李爽又几次三番地来到周俊建家作他的思想工作,他才放下了所有的包袱。 “刚开始,村里镇里要流转地,我想地都给他们了,以后我们还有啥保障?后来我才知道,土地流转不是把自己的地占了,地还是咱自己的。”提起思想上的变化,周俊建对女书记的那股子韧劲很是佩服。后来,曾经的“钉子户”周俊建成了土地流转的“义务宣传员”。
为了大家舍小家
凡是认识李爽的人,都知道她是一个办事果断、雷厉风行、积极乐观、勇于承担的女书记。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,她总是笑着说:“稳住,稳住!”因为她明白基层工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耐下性子慢慢解决,娓娓道来,所以李爽的嗓子就一直嘶哑着。 对于一个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女同志来说,没有节假日,工作环境不佳,不能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是何等的不易。李爽平时进村入户,深入到田间地头,所以她喜欢穿旅游鞋。无论刮风下雨,寒冬酷暑,她在田地里,一口水都不能喝,因为空旷的田野不可能有洗手间……她要承受的远比其他人想象的要更多。 在乡镇,她是领导,是一面旗帜。这些年来,李爽把民主管理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,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监督网络,达到“群众明白,干部清白”。在她的带领下,镇、村班子形成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、拧成一股绳的工作格局。 在家里,她是女儿、妻子和母亲。当记者问到她的家庭情况时,这个在工作中从未掉过一滴眼泪的书记,眼眶有些湿润。她有一位85岁的老母亲,今年春节过后只见过两次面,更不用说亲自照顾了。她还有一个15岁的儿子,因长期无暇顾及,只能寄宿学校,也很少团聚。聚少离多的境地曾让年幼的儿子问她,为什么别人家的妈妈都能到学校接送孩子,而你却从来没有……儿子长大了,在他眼里,母亲永远是个不着家的“大忙人”…… 李爽在采访结束时说,我来自基层农村,能够为这方热土的群众服务是我莫大的荣幸,唯有踏踏实实干好工作,才能不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。
|